什麼是鋅?
鋅所參與的酵素反應多半和生長發育及細胞分裂有關,
因此缺鋅會導致生長遲緩,也會造成皮膚、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受損。
鋅能與維生素C結合,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因此缺鋅的人傷口癒合需花較長時間。
鋅的功用:
促進生長、性器官的發育、傷口癒合。
參與皮膚、毛髮、指甲等多處位置的修補作用。
參與DNA、RNA、組織蛋白的合成與修補。
缺乏鋅時對身體的影響:
食慾不振。
骨骼生長速度減緩(造成生長遲滯)。
免疫系統受損。
下痢、掉髮、夜盲等。
吸收來源:
牡蠣、海鮮、蟹、蛋、肝臟、牛肉
、啤酒酵母、芝麻、蛋黃、乳製品、楓糖漿
穀類、種子類、全穀類、核果類、豆類
含鋅食物中,動物性食品的吸收率會比植物性食品好。
鋅建議攝取量:
健康成年男性每日15毫克,女性12毫克。
攝食過量也會產生發燒、噁心現象,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
什麼是鐵? 傳說菠菜及葡萄可以補鐵,是以訛傳訛的誤會。 菠菜的鐵含量和一般綠葉蔬菜差不多,而且草酸含量很高,吸收率更差。 而葡萄的含鐵量並不高,不是補充鐵的聖品。 鐵的功用: 構成血紅素的主要原料 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缺乏鐵時對身體的影響: 貧血、疲勞、臉色蒼白 指甲斷裂上彎、影響抵抗力 吸收來源: 動物肝臟、蛋黃、菠菜 豬血、紅肉、紫菜、蛋、全穀類、乾果類、綠色蔬菜。 肝臟、豬血、紅肉的鐵質是以血紅素的狀態存在,吸收率較好。 鐵建議攝取量: 想要補充鐵質,應適量增加肝臟與瘦肉的攝取,且飯後不要馬上飲用茶與咖啡。 攝取鐵質營養補充劑時,可與果汁共飲,以藉由維生素C幫助吸收鐵質, 但不要與牛奶共食﹐也不要和鈣片一起吃,以免影響吸收。 |
什麼是鈣?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能幫助調節心跳及肌肉收縮,
維持正常神經的感應,並有防止老化、治療便秘之作用。
人體中有99%的鈣存在於骨骼與牙齒中,其他的1%則分散於全身各處,
這1%負責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血液的凝固﹑心臟的跳動﹑
荷爾蒙的作用等生理反應。
如果鈣流失比吸收的多,身體只好從骨骼結構中「提領」鈣質出來運用,
長期下來,就造成骨質疏鬆症。
30歲以前可以保持正的鈣平衡,35歲以後鈣質流失的速率會漸漸大於鈣質吸收的速率,
在年輕的時候應攝取更多的鈣質儲備起來,如此可以減少晚年骨質疏鬆的危險。
鈣的功用:
安撫神經
幫助肌肉收縮
幫助牙齒和骨骼生長
缺乏鈣時對身體的影響:
脾氣暴躁
容易痙攣
牙齒容易脫落
軟骨症
吸收來源:
牛奶、蔬菜、黃豆
一杯(240cc)牛奶有近300毫克的鈣質。
大骨剁開煮湯,並加些醋以利鈣質流入湯中,也是良好的鈣質來源。
維生素D有利於鈣質的吸收與利用。
鈣建議攝取量:
從青春期到25歲期間,男性每日應攝取800毫克,
女性則為700毫克;到25歲以上,不論男女,都建議每日攝取量應達600毫克。
年輕時鈣質攝取不足,到老的時候雖充分補充,但事倍功半。
什麼是硒?
硒和維生素E共同作用可以發揮更大的抗氧化效果。
硒的功用:
硒對於心肌梗塞、預防高血壓有良好效果,
與維生素E能產生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組織硬化與老化作用。
硒可以增加精子的生成,增加性能力。硒尚能治療頭皮屑與更年期的症狀。
缺乏硒時對身體的影響:
心臟擴大、心律加快,嚴重時會有生命的危險。
兒童缺乏硒,可能會產生成長遲緩、活力不足等現象。
懷孕婦女千萬不可大量服用硒的其他補充品。
吸收來源:
蒜頭、柿子、南瓜、蔥、肉類
動物肝臟、牛奶、芹菜、洋蔥、蕃茄、蛋黃、米糠
海產類食物的硒含量最豐富,肝腎及肉品也含有一些。
硒建議攝取量:
成年男女的適當硒攝取量為每日50微克。
攝取量過多時,會有指甲發紅、脫落、毛髮異樣,呼吸中帶有大蒜味等現象。
慈瑤宮轉貼自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nutrition/compa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