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泉源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
修念佛法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願心,第三則是精進念佛行。 一、信 |
目前分類:佛家事 (83)
- Oct 14 Thu 2010 07:19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 Oct 14 Thu 2010 07:14
楞嚴經----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Oct 12 Tue 2010 20:52
不要有企求開悟之心,只管終身持續修行----淨空法師
- Sep 08 Wed 2010 06:31
【生命泉源 】完全證悟--前言
【生命泉源 】完全證悟--前言 |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這段經文介紹了《圓覺經》的主要內容。佛說的經典都依照同一模式,大略可分成三部分;序分(序言)、正宗分(經文的主要內容)及流通分(解釋如何護持和流傳經典的教義)。 |
- Sep 08 Wed 2010 06:21
【正面看生活 】天下有五難
【正面看生活 】天下有五難 |
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制命不死難、得覩佛經難、生值佛世難。 這一章講天下有五難。 |
- Sep 08 Wed 2010 06:12
【生命泉源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生命泉源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
「聞盡」與「盡聞」是同樣的意思,是指聞與所聞都已盡了。「盡聞不住」則是不住於「聞所聞盡」的層次,再進一步,便是「覺所覺空」。 「聞所聞盡」在聲聞乘的阿羅漢來講,是已經從五蘊得到解脫,不再受身心環境的困擾和影響,即是六根清淨;以大乘初地菩薩至八地菩薩而言,則是已經到了「盡聞不住」的層次,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
- Sep 08 Wed 2010 06:04
心六倫
「心六倫」的運動主體與價值 |
當今的社會,亂象百出,就是由於社會大眾,不論是什麼層次的人,彼此之間的互動,甚少注意到倫理的分際及道德的準則,所以大家爭取權利,忽略了義務的奉獻和責任的擔當。兩人以上相處的各盡其責、各守其分是倫理,彼此尊重、互相關心是道德。 倫理須有道德的配合 |
- Sep 08 Wed 2010 05:50
【智慧語錄】誦經做什麼?
【智慧語錄】誦經做什麼? |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心經》等。 |
- Sep 08 Wed 2010 05:49
【智慧語錄】拜懺做什麼?
【智慧語錄】拜懺做什麼? |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凡夫的言語行動,如果加以深切仔細考察,可以說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迴,即是由於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如在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斷除了一切罪業,當下就是聖人的境界。 |
- Aug 13 Fri 2010 09:41
慧律法師---清涼帖
- Jul 15 Thu 2010 12:24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七
- Jul 15 Thu 2010 12:19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六
- Jul 15 Thu 2010 12:13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五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201.【布施就是修福】布施就是修福。錢財,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庫做守財奴,就與窮人沒有兩樣;但是如果用得不當也會有害身心,甚至禍國殃民。若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則是修福積德的大好機會。
- Jul 15 Thu 2010 12:07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四
- Jul 15 Thu 2010 11:57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三
- Jul 15 Thu 2010 11:54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二
- Jul 15 Thu 2010 11:51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一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1.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 Jul 13 Tue 2010 13:08
【聖嚴法師說禪】獨坐大雄峯
【聖嚴法師說禪】獨坐大雄峯
問:百丈懷海禪師所住的百丈山又叫大雄峯,有一次一位和尚問禪師:「什麼是殊勝、奇特的事?」懷海答:「獨坐大雄峯。」是不是說只有單獨坐在大雄峯上的那個人,也就是有所證悟的人,才知道什麼是奇特的事,其他人無從談起?或者懷海禪師示意他不要分別奇特或不奇特?
- Jul 13 Tue 2010 13:07
【聖嚴法師說禪】主人公
【聖嚴法師說禪】主人公
問:五代時期有一位叫師彥的和尚,經常在石頭上坐禪並且自問自答:「主人公!」「在!」「保持清醒喔!」「是!」「不要被蒙蔽了!」「是!」師彥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