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嚴法師說禪】事得理融,寂寥非內
問:南泉普願禪師在寫給弟子的信中提到這兩段話,聽起來哲學意味很濃,跟其他的公案或禪語不太相同。請師父解說。

答:理和事、內和外指的各是什麼?必須先把這兩個相對的名詞和觀念弄清楚。這裡的「理」不是道理的理,而是真理或一切現象的根本。「事」是指現象,「理」是指本體,這是哲學觀點的解釋。南泉說「理隨事變」,一般人卻說本體不動,現象會動。南泉說「事得理融」,一般人卻說見到現象不見得見到本體,本體是不可捉摸的、完整的、永恆不變的。但就禪而言,理和事,亦即本體和現象是同一個東西,即事即理。(現象本身就是本體的表現,而不是現象之後還有本體;所以看到現象就知道它的根本是什麼。也可以說,有煩惱的眾生和佛是同一個東西,只是他尚未成佛而已,所以呈現出凡夫的樣子;其實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是跟佛性在一起的。)    
        如果通達了這個道理,外在的現象和內在的本體根本是一即二、二即一,等號的兩端是事與理,內和外也是一體的。這是從禪的立場看,不是從哲學的立場看,因為禪的經驗是用心來體會的。心不在外,也並不在內,否則是在那個之「內」呢?是因為身體、環境在動,心才跟著動,所以心不在內也不在外。

        所謂「理隨事變」,現象在變,本體的理就在變動的現象之中。「寬廓非外」,你不要以為現象是在本體的外邊,無限的廣大也不在本體之外,不要把現象當成本體的外在;此即理事不二,即事即理,套用哲學名詞,便是現象即本體,本體即現象。

      「事得理融」,一般人認為理是不動的本體,事是不斷變動的現象,事可見而理難知。事實上,當你心中已無分別執著之時,看到一切現象雖然在動,心中並不受其影響,所以等於未動,故以智者的眼光看世間一切現象,都是清淨無染的,那與理體的本身無異,見事即見理,理以事現,理在事中。故在凡夫的心境,總想要離苦,嚮往佛國,對於悟後的智者,縱然常住世間的塵囂之中,也等於處身於佛國淨土。

        「寂寥非內」,許多人認為外在的世界是動的,內心的深處是靜的,故要用靜坐及參禪來開發內心世界。其實,若從禪悟者的立場而言,事與理既非兩樣東西,內與外、靜與動,也是不可分離的,動態既不在外,靜態也不在內。若把內外看成兩極,就有煩惱出現了。

        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有煩惱的時候,所面見的世界是醜惡的,實際上是因為人心醜惡,世界才醜惡。有大智慧的人,心不隨境動,環境如何是環境本身的事,他的內心世界不受影響,也就等於跟他無關,但他依然會照著環境的動向作適當的處理,那是智慧的功能而非煩惱的心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yi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