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業神信仰--理髮業

    理髪業一般奉呂洞賓或羅真人為祖師。其傳說有多個。

其一、在《續道藏》中《呂祖志》卷二謂呂洞賓鬻敝梳於市,索價千錢不售,有行乞老娼傴僂秃髪如雪,呂洞賓以梳理其髪,長髪黑,容變少,與呂洞賓俱化去。其二、朱杬璋因是個癩痢頭,剃頭時一碰就痛,所以進宮給他剃頭的剃頭匠都被殺了。呂洞賓知道這事便變為剃頭匠,應詔進宮,呂洞賓用他那把寶劍變成的剃刀為朱元璋剃頭,即使碰著他頭上的癩痢瘡也不感到痛,反而涼嗖嗖地感到快活。此後凡有剃頭匠為他剃頭,他的癩痢頭都不再痛,這樣學剃頭的人便多起來,剃頭業日漸興旺。剃頭匠們為感淚呂洞賓的功德和庇佑,把他奉為祖師。其三、呂洞賓座下的柳仙下凡,到剃頭店裡去混鬧,那頭髪只管隨剃隨長,足足剃了一整天,還剃不乾淨。幸得呂洞賓知道,也搖身一變為剃頭匠來把他的頭剃乾淨,柳仙不覺驚奇起來,方知是師傅,連忙倒身下拜,為剃頭匠化解難題。理髪業亦有奉羅真人的,相傳羅真發明了理髪工具,故奉之。

行業神信仰--眼鏡業

  眼鏡業奉祀黃帝、鬼谷先師為祖師。

  眼鏡業奉黃帝為祖師的理由當源於「黃帝作鏡」之說。《繹史》卷五引《黃帝內傳》云:「黃既與王母會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面,隨月用之。則鏡始於軒轅矣。」軒轅即黃帝。又古傳尹壽造鏡,但尹壽為黃帝臣,也歸於黃帝造鏡。蓋鏡肇源於軒轅,尹壽為臣,君得統臣,故諸書又言黃帝作鏡也。眼鏡屬鏡類,故眼鏡店奉黃帝為師。 現今使用的眼鏡和隱形眼發展如下:1887年,德國的玻璃工藝師繆勒(F.A.Muller)吹製成玻璃鏡片,放入眼內用於保護病人有病的眼。1888年,德國的菲克(A.E.Fick)和法國的卡特(E.Kalt)試驗用玻璃製成的鏡片來矯正視力。到了1937年莫倫(Mulien)和奧布賴(Obring)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製成了第一副硬質的隱形眼鏡。1948年,美國視光師凱文.托赫(Kevin Tuohy)首創了一種被稱為Microlens 的小鏡片,它的直徑僅覆蓋角膜,甚至比角膜更小,厚度較薄,可以較為舒適地戴上一整天,自此一種能在臨床推廣並作為矯正患眼屈光不正的隱形眼鏡才算是真正誕生。我們現在用的隱形眼鏡是“軟鏡”。這是捷克斯洛伐克高分子化學家奧托.威特勒(Otto Wichterle)1963年研製的,當年他研製了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PHEMA)材料,同時開發了這種材料製成的軟性隱形眼鏡。 眼鏡業也有奉祀谷子為祖師,但理由不詳。

行業神信仰-- 紮彩業

  不論皇宮、官方或民間辦理喜慶喪事,需要布置場面,張燈結彩,為其搭彩殿、彩亭、彩牌樓,在轎子、馬車、汽車上掛彩綢等的行業統稱為紮彩業。紮彩業供奉的祖師有吳道子、五道真君、楊角哀、左白桃、魯班等。一般紥彩業奉吳道子為祖師,可能是因吳道子是唐代大畫家,而紮彩業也是藝術性行業,所以奉祀吳道子為祖師。

  專師喪事的紮彩業奉五道真君、楊角哀、左白桃為祖師。五道真君是陰間的神,紮彩業常為死人紮花紮物,故奉之;楊角哀(本應為羊角哀)、左白桃兩位是春秋時代人物,兩位為好友,在前往楚國為官途中因糧食不足,左白桃將糧給羊角哀,自己餓死,羊角哀在楚任卿後安葬左白桃,左白桃託夢給羊角哀稱在陰間受苦,羊為到陰間瞭解,便自刎而死,因其有情有義,安葬兩位時均有紮紙馬、紙人等情事,故紮彩業祀奉之。紮彩業與建築業、搭棚業相近,故在北京紮彩業也有奉魯班為祖師。

行業神信仰--造紙業

  造紙業多奉蔡倫為祖師。紙店部份有奉文昌帝君為祖師。

  紙是蔡倫發明的,所以奉蔡倫為祖師。蔡倫是東漢宦官,曾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後漢書.宦者列傳》有《蔡倫傳》,其中記其發明造紙術道:「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奉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倫即蔡侯,因其曾於安帝元初元年被封為龍亭侯。蔡倫因讀用竹片做的簡書太吃力,於是想改進,他到製麻紕的麻桿皮上有一層薄薄的麻纖給他一個啟示,於是收集破漁網、破布片、麻頭、樹皮之類有纖維的東西,用石臼搗碎煮爛成漿,再經晾乾後就成了紙。

行業神信仰--陶瓷業

   陶瓷業供奉的神多元化,有童賓、趙慨、蔣知四、華光、范蠡、土地神、火神、章氏兄弟、伯靈翁、金火聖母、堯帝、舜帝、雷公、陶正等,因燒製陶瓷用窯,故瓷業所奉之神又多稱窯神;窯神或有實指,或無具體所指,僅稱窯神。童賓又稱廣利窯神,童賓是明萬曆時的陶工,因承製皇室訂製一批瓷器,因一直未能達到官府要求標準久久無法完工,為恐因違皇命並連累家人,故自身投入窯爐而亡,翌日啟窯,結果成功,自此後所燒之各種陶瓷器無不完美,後人遂奉之。奉祀趙慨者尊趙為「師主」,趙慨也是個陶工匠,懂得道法,並改善製陶技術。

  蔣知四是清代一名陶工,因領導陶工要求改善伙食而被殺,但也因此使陶工取得了伙食的改善,所以工匠們就奉祀之。范蠡是宜興陶瓷業供奉的祖師兼財神,「造缸先師」、「致富先師」之稱。范蠡是春秋時越國大夫,又稱陶朱公,傳說他是宜興陶業的創始人。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棄官到宜興隱居,在宜興發現當地的泥土可以製作陶器,就教大家採泥做坯,築窯燒陶,以為生財之道,從此宜興陶業就興旺起來。奉祀章氏二兄弟者是因要燒出會「窯變」之好瓷器必須「血祭」(活人投窯)傳說,章氏兄弟揭開血祭之謎,使燒瓷技術提昇,並不必再犠牲生命就能燒出高品質之瓷器。

行業神信仰--傘業

 

  傘業亦含斗笠,所奉祖師有魯班、魯班妻和女媧。

  傘業奉魯班為祖師,是因製傘也是一種工藝,而魯班是巧聖,所以奉祀之。奉魯班妻雲氏者是依傳說:魯班在外做工,雲氏常給丈夫送飯,她看到魯班和工匠們都冒雨幹活,便想到應有個遮雨的用具;他想,房子裡沒雨,造個和房頂一樣形狀的雨具不就行了。於是採回藤條,編成一個大斗笠。另一說:為讓人們出門躲雨,魯班師徒每隔一段距離便造一個歇腳亭。魯班娘說:「子可以歇腳,但人也不能不走啊!」魯班反問:「照你說,還能一步一個亭嗎?」魯班師娘聴後頓受啟發,馬上用竹子做骨架,扎成小亭子模樣,又糊上油紙,讓人帶著走,於是最早的傘製成了。台灣地區傘業供奉女媧為祖師。相傳女媧氏是用豆大的傘骨修補穹窿的,因此成為傘業者的祀神。一說女媧是用五色石補天,傘匠將下雨視如天漏,補天如同造傘,故奉祀。

行業神信仰--帽業

 

  帽業所奉祀祖師為黃帝軒轅。

  俗稱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並以天皇、地皇、人皇來代表、在伏羲、神農時代還沒有衣冠,所以在其畫像中則腰纏樹葉,到人皇(黃帝)時,才發明了衣冠,所以黃帝與帽業關係最大。黃帝發明冠裳的傳說中,與業有關的是發明冠冕。《世本》云:「黃帝作旃冕。」又云「胡曹作冕。」胡曹為黃帝臣,其發明權屬於黃帝。《說文解字》云:「黃帝初作冕。」《通典》云:「黃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視也。」冕即大帽也,冠也是戴在頭上的飾物,也是帽也。

行業神信仰--帽綾業

 

  清代在廣東佛山地區帽綾業發達,生產以綢緞質製作的帽子和鞋,其所奉的祖師為張騫。

  張騫,字子文,西漢時人,約在西元前二世紀,是當時一位旅行家,外交家,與卓越的探險家,對絲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西漢成固人(今陜西城固縣)。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清道光十九年《鼎建帽綾行廟碑》載:「帽綾行以織作為業,群工立廟祀其先師,而肖像於兩楹間者,則漢中大夫博望侯張某也。…侯通西域時,西域之民織罽刺文繡,史稱其巧。當日持節至其地,或得其經緯組織之巧法,歸以傳之中國,中國之人習之,皆曰侯實教我,以此歷世相傳,至今猶不忘所自。因而溯授受之淵源,尊為先師。」從此得知張騫出使西域,並從西域帶回了紡織技術,即所謂「經緯組織之巧法」。另一傳說:張騫出使大夏時,在尋找黃河源頭時遇到牛郎織女,並獲得織女的饋贈,回了織女的支機石—支撐織機的石頭。

行業神信仰--掌禮業、婚喪業

 

   古時之掌禮業、茶擔業有時合稱祖禮茶業和今日之婚喪業相似,所奉祖師為周公、叔孫通,又稱為「禮茶祖師」。掌禮業、婚喪業是在婚喪喜慶中負責禮俗儀式的行業。舊時辦婚喪喜事都有一套繁瑣禮儀,需由懂行者主持安排,這種人稱為「掌禮」。

  周公和叔孫通皆為著名歷史人物。周公是西周初年政治家,是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他輔相王朝,制禮作樂,相傳他制定了一整套禮樂制度,即周禮。叔孫通是漢高祖劉邦的博士,《史記》、《漢書》本傳載,叔孫通於劉邦稱帝後,採擇古禮,參照秦制,制定了漢朝禮儀。清咸豐六年《重建禮茶公所碑記》載:「掌禮祖師向在長邑高二圖社壇巷內,向有禮茶公所。….茲於該地增造殿宇四間,披廂兩個,供奉周公、叔孫通二神位,以垂永久,庶不負禮茶兩業崇奉師宗之至意。」周公、叔孫通兩位都是禮節制度的制定者,所以此行業奉為祖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iyi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